機制砂石加工生產線廣泛用于交通、水電、工民建、核電等各個建筑領域。水電工程使用機制(人工)砂石骨料加工系統歷史悠久、技術工藝成熟,模式完善,具有規模大、總量多、品種繁雜、料源多樣、工藝復雜、理念先進等特點。在
砂石生產線中積累了很多實踐經驗,奠定了扎實基礎,也為我國砂石設備行業工藝設備研發、設計,工藝布局,生產管理等也有很多啟示。

一、車間化和規模化砂石加工的生產流程
從毛料開采運輸、砂石成品加工、成品輸送機輔助設施等進行全方位的考慮和管理,建設粗碎、中碎、篩分、制砂等不同的生產車間。根據承建項目,系統生產能力達到了300-2000t/h不等,生產規模巨大,車間管理實行全方位自動化。為我國砂石骨料生產線實現工業化、規模化、工廠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實現規模化、工業化、工廠化砂石生產模式是完全走得通的,是不存在技術瓶頸的。
二、注重前期規劃設計
項目前期,充分考慮料源位置及儲量、料場地形、場地大小與設備布局、工藝流程、成本的相互關系。做到整體協調、經濟合理、將劣勢轉化為優勢。比如亭子口水電站左岸和四川印把子砂石加工系統均合理利用地形高度差,采用臺階式布置,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少平場開挖量和縮短各破碎段聯接輸送帶的長度,既節省能耗,又減少了設備的占地面積。注重前期規劃可以控制建設投資、減少不合理的資金壓力、有利于機制(人工)砂石骨料加工系統后期生產運行。
三、嚴格落實料源巖性試驗及毛料清理
嚴格評估料源巖性是否滿足混凝土配合比試驗結果。除了檢測料源抗壓強度,風化等級外,還需要判定是否與水泥產生堿活性反應,如向家壩水電站就因為附近的石灰巖多次試驗出現堿活性反應,主動放棄而選擇在30㎞以外的太平料場。同時對料源均采用除土、剔除超徑等措施。對于原材料質量必須引起重視,這非常有利于保障后期生產的砂石質量和混凝土耐久性。
四、重視工藝流程設計與設備選型
工藝流程是生產系統的主線,是系統規劃布置和設備選擇的基礎。根據需要生產的產品種類、數量、強度、巖石條件,成品砂指標、周圍環境、生產班制等諸多指標,確定系統規模、工藝環境和設備選型,工藝流程最終決定砂石的生產成本和質量指標。1)因地制宜,針對具體情況設計專門工藝流程。比如錦屏印把子砂石加工系統工藝設計的重點是保證各級骨料針片狀含量及粒形滿足要求而采用四段破碎的全整形工藝。就連粗碎也采用進口旋回破碎機對150-80㎜粒徑進行整形,后期還增加3臺反擊破專門處理特大石整形和破碎部分150㎜以上的超徑石來解決特大石針片狀和產量不足的問題。又如廣西龍灘大法坪系統由于料場夾層較多,就采用了濕法生產工藝。2)充分考慮系統的匹配性和靈活性,這點對大產量砂石系統十分關鍵。稍有不慎容易造成整個設備系統的停運。3)關注設備選型的合理性,比如溪洛渡中心場和三灘前期大理巖砂石加工系統,選用反擊破比圓錐破作為中碎設備更有優勢,甚至嘗試代替立軸破碎機。然而,目前
砂石生產線上馬時對工藝流程設計和設備選型缺少專業化分析,也不夠重視的現象,這種情形若不能及時糾正,最終將成為行業轉型升級、精細化管理的短板。
五、突出制砂工藝并肯定立軸破碎機的制砂效果
機制砂(人工砂)生產作為砂石加工系統一個重要功能,也是最難、最重要的環節。水工骨料加工合乎時宜的把它放到重要的問題,專門設置細碎或超細碎車間用于制砂,并在較高水準上不斷創新制砂工藝方法,從棒磨機制砂到立軸沖擊式破碎機結合棒磨機制砂,再到當前
立軸沖擊式破碎機干法制砂,充分發揮立軸破制砂效率高、粒形好的特點。如此看來、這與目前砂石行業沒有形成標準化的制砂工藝,不重視制砂生產,把機制砂生產視為簡單破碎過程或一種附加功能有關,這個方面行業里應該結合水工骨料生產的實踐經驗,形成一個共識。
六、重視環境保護與節能減排
水電砂石加工系統規模宏大,建設、生產周期長,如三峽古樹嶺砂石場,月開采強度就達40萬m3,生產污水、噪音和粉塵的排放對環境污染很大,所以從設計到生產全過程的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都非常重視,如錦屏三灘骨料生產系統為全環保工藝,采用全干法生產、系統結合風選工藝進行隔音封閉和機械除塵,最大限度實現節約用水和有效控制粉塵排放,全力建設符合環保要求。并提出“綠色砂石骨料”生產、推動新技術應用和產業轉型升級等先進理念。毋庸置疑,這種環保理念將成為后續砂石骨料生產的發展趨勢。